您的位置 首页 旅游

博主引导网友穿越军事重地,旅游“毒攻略”当休矣

  1月23日,据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钧正平工作室微博@钧正平 消息,近期,在某社交媒体平台,有博主分享了槐山矶石驳岸的拍照攻略。令人震惊的是,其无视…

  1月23日,据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钧正平工作室微博@钧正平 消息,近期,在某社交媒体平台,有博主分享了槐山矶石驳岸的拍照攻略。令人震惊的是,其无视“军事重地,禁止进入”的警告标识,不仅进行拍照,还引导网友翻越围栏,声称该方法“简单快捷”。(1月22日 光明网)

  在面对如“军事重地,禁止进入!”的警告时,大多数人都选择望而却步。然而,这位博主却完全不管不顾,找到一处隐蔽地点偷偷越过了禁区。更离谱的是,她还拍了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发帖,引导网友也用这个方法,还称这种方式“简单快捷适合小孩子”“适合喜欢冒险的人”。对此,解放军政治部官媒@均正平发表评论称:“‘军事重地,禁止进入’并非儿戏!分享旅游攻略、欣赏美景本是人之常情,但该博主对国家安全的漠视却令人担忧。”

  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旅行攻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,许多人喜欢在旅途中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,并通过网络与他人分享。这种行为不仅可以留存美好的回忆,还可以为其他旅行者提供有用的参考,实为一桩好事。然而,有些旅游攻略却“不走寻常路”,甚至可以说是“毒攻略”。

  这些“毒攻略”可能会极力推崇一些不寻常、偏门的地带,以吸引大家的眼球。这些地方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,甚至是一些非法区域——如果盲目听从这些攻略的指引,很容易陷入危险的环境中。这种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任,还有可能背负法律责任。

  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,这已经不是第一篇“毒攻略”了。2022年8月15日,四川彭州龙门山镇突发山洪,导致7死8伤,死伤惨重。而间接造成这一结局的,就是博主们对龙漕沟的“种草”。但实际上,龙槽沟不仅并不是旅游景点,而且还是一处泄洪沟、三级地质灾害点,易发生洪水、泥石流等灾害。当地政府早在2021年7月就多次发文强调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,请勿前往游玩,龙槽沟外其实也到处都挂着警示牌和警示标语,但是仍然有很多游客不顾劝告前往,最终山洪暴发,酿成惨剧。

  除龙槽沟之外,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也存在关于废弃矿坑、野生瀑布等类似的小众且不具备管理人员、防护措施的“野生”景点的推荐帖子。更有帖子推荐网友去未开发的洞穴探险,曾有驴友进去尝鲜,结果因为真菌感染进了医院。这类“毒攻略”,往往漠视人身和财产安全、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,一旦酿成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那要问为何这些“毒攻略”还能在网上广而告之?平台监管缺失是一方面,博主本身安全和法治意识淡薄,才是主要原因。

  要整治“毒攻略”,需要博主的自我修养,也需要平台的监管和用户的自觉。博主作为攻略的制作者,应当具备责任心、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,确保所发布的攻略是真实、客观、有益的。平台的监管也至关重要,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,对内容进行把关,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删除并处罚相关博主。同时,建立黑名单制度,对多次违规的博主进行封禁。当然,用户的自觉也是整治“毒攻略”的重要一环。用户应当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,不盲目相信和传播不合常规的攻略。同时,用户还应该积极参与举报,及时向平台反馈不良内容,共同维护一个健康、有序的网络环境。

  先看攻略再买票,已经是很多人出行的必备环节。那些打着“旅游推荐”实则害人的“毒攻略”,早就应当消失不见了。这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,平台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,不要让“毒攻略”坏了美好旅途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中国科技观察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imgmg.com/post/145375.html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