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4亿!欧莱雅天价收购背后的野心
来源:华尔街见闻 周智宇
漫步上海东平路街头,街道左右洋楼错落有致,一栋两层楼、落地窗的红砖小洋楼与周遭建筑,巧妙融为一体;推门而进,草本香氛扑面而来,标志性的巨型水槽,以及琥珀色玻璃瓶码成的产品墙映入眼帘。
这是小众文艺美妆品牌Aesop去年11月在中国开设的首店。刚开业那几天,排队的人气把一旁同是新开店的lululemon也比了下去。
如今,这个别具特色的品牌,也随着美妆市场的重新洗牌,易主了。
4月4日早间,Aesop母公司Natura & Co.宣布,欧莱雅集团将以大约25.2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73.68亿)价格,收购Aesop全部股权。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,预计会在今年三季度完成。交易完成后,Aesop将纳入欧莱雅奢侈品部门。
这是美妆届著名“并购王”欧莱雅有史以来,出价最高的一笔;也是美妆品牌过去一年多来,诸多并购案中收购价排在前列的一桩,仅次于去年雅思兰黛以28亿美元收购Tom Ford。
在业内看来,欧莱雅给出的报价有点贵。相比此前分析师对Aesop约合人民币122亿元的估值,欧莱雅给出了超过40%的溢价。由此也可以看到,欧莱雅对Aesop未来发展,有着不小的野心。
从欧莱雅的官方声明也可以看到,欧莱雅希望在这次收购后,让Aesop进入发展的快车道,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。
欧莱雅CEO叶鸿慕(Nicolas Hieronimus)表示,欧莱雅将帮助Aesop释放其巨大的增长潜力,抓住当前所有的上升趋势。尤其是中国和旅游零售领域。
1987年成立于澳大利亚,2012年被Natura收购,过去37年里,Aesop背后的资本虽然换了又换,但一直保持着自身调性。以极简风、可持续配方在高端美妆市场里,极具辨识度。其在全球设立的独立门店也颇有自己的风格,强调“在地性”,别致的装修风格也让这些门店成了古早网红店。
在被 Natura收购后,Aesop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运营。过去11年里,Aesop从最早全球52个商店、柜台,增加到了395个,年销售额从2800万美元,增加至5.37亿美元。它也是Natura去年唯一保持增长的品牌。
疫情、通胀等因素,让Natura过去三年,经营逐渐走入困境。旗下知名的品牌The Body Shop、雅芳国际的经营均受到影响;管理层降薪、公司业务重组,降本增效的消息不断。去年,Nature收入约为475亿元,同比下滑9.5%,同时则是盈利由盈转亏,净亏损约37亿人民币,同比下滑约372.9%。
过去一年半里,Natura股价跌去了8成。出售Aesop也成了Natura快速减轻债务压力,走出困境的选择。
Aesop要被出售的消息引得各路美妆品巨头、资本蜂拥而至。潜在的收购者,除了LVMH、资生堂和欧舒丹外,还有来自中国的私募基金春华资本。后者由前高盛集团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创立,阿里巴巴、字节跳动、蚂蚁集团,都曾是他投资过的对象。
如今,倒是欧莱雅击败了一众强有力的竞争者,以一个较高溢价,将Aesop收入囊中。
对于高端护肤、香氛领域,过去几年里,欧莱雅一直有自己的野心。
有分析师认为,欧莱雅正加速布局高端美妆、护肤行业,因为高端市场的消费者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小。对Aesop的收购是为了强化这个布局。
去年6月,欧莱雅参与过瑞士小众、高端品牌Byredo的竞标,但最后输给了西班牙美妆集团Puig。反观竞争对手,雅诗兰黛在2014年收购了在市场上颇具发展潜力的Le Labo。去年,雅诗兰黛包括Jo Malone(祖马龙)、Tom Ford Beauty和Le Labo在内的香水板块收入同比大增30%。
这也使得在收购Byredo失败后,欧莱雅希望通过收购Aesop扳回一局。
巴克莱分析师伊恩·辛普森认为,欧莱雅过去在新兴品牌并购上经验丰富,也通过自身全球分销网络,扩大了新兴品牌的销售规模。Aesop也会如此,预计今年其给欧莱雅销售额的贡献会在1.2%。
中国,则会是欧莱雅在高端美妆、香氛领域加速布局的一个重要市场。去年9月,欧莱雅对中国本土高端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进行了少数股权投资;同月,PRADA香水美妆中国首家香水专门店落地上海。
Aesop如今的业务布局,也与欧莱雅的愿景相匹配。在去年的财报中,虽然Aesop在中国门店才不过开业一个月,但Natura对Aesop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赞不绝口,“远超预期,非常强劲”。 Aesop管理层也向外透露过接下来要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的愿景。
颇为有趣的是,Le Labo在3月30日宣布,将在上海新天地其中国内地首店。在其不远处,便是Aesop在中国的第二家精品店。围绕着中国市场,欧莱雅和雅思兰黛这两个竞争对手,又将在高端香氛、护肤领域展开一场竞争别样的竞争。
在全球经济棋局重塑的过程中,最贴近消费者市场的美妆巨头们,也随着历史长河浩荡前行,不断调整起自己的经营战略。旧的市场被打散,新的格局也在形成。